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浅析

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增长迅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行业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愈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舞蹈人才,高校要重视舞蹈教学,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舞蹈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切实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本文基于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舞蹈教学高质量发展开辟出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舞蹈;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艺术素养
 
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舞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近年来,高校舞蹈教学不断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指出,新的教学元素为舞蹈教学带来改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舞蹈本身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为改革舞蹈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能力强的舞蹈人才,就要从舞蹈教学现状出发,探索有效推动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实现高校舞蹈教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普通高校舞蹈课程设置
 
舞蹈是一门专业性突出的艺术学科,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动作规范,还需要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与群体审美、群体心理,使教学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从实际情况看,在国内普通高校舞蹈课程设置中,基本以舞蹈理论课程与舞蹈技术技能实践课程两个模块进行。在实践课程中,以舞蹈基本功、技术技巧为基本板块,以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为风格训练板块,以剧目排练与创编课程作为学生的舞台实践板块。在这之中,风格训练板块学时最长,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基本功训练模块作为学生训练的基础,其学时设置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在理论课中,以全国研究生考试备考的常用科目(如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等)为理论基础板块,以民间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蹈教育教学等为理论指导实践板块。在这些板块之中,理论指导实践板块占据了舞蹈专业学生理论总体课时的大部分。在普通高校中的舞蹈课程设置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或趋向。在课程的设置中,学生总体课程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让学生掌握不同舞蹈的艺术风格,成为各高校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重中之重。同时,高校所设置的排演剧目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的舞台实践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舞蹈技术技能、舞蹈艺术风格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舞蹈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技能和舞蹈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在教学中融入舞蹈背后的文化、艺术内涵等内容,促使学生通过舞蹈传承和弘扬舞蹈艺术文化。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舞蹈技巧的传授,忽略舞蹈艺术文化教学内容,致使学生在对舞蹈艺术文化知识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难以帮助学生将情感和舞蹈动作进行融合,制约了学生舞蹈综合素养、舞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方法
 
高校的舞蹈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以不同模块进行了区分。从高校所普遍重视的技术技能课来看,高校基本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言传身教的示范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也非常符合舞蹈本身的艺术特点。在我国民间,凡是舞蹈都是以长辈言传身教于晚辈,从而将舞蹈代代相传、迳流不息的。所以,在课堂之上,示范教学法也就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教师不约而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舞蹈理论课程中,舞蹈理论课教师则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讲授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舞蹈技术技能、舞蹈艺术风格和舞蹈知识理路。然而,在此种教育模式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被动学习者。在舞蹈学习上,其积极主动性逐渐缺失。而根据高校所招收的学生教育背景看来,许多学生未经受过系统的舞蹈课程教学。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舞蹈基础存在差异。如果舞蹈教师的教学指导过于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学习效果,对于舞蹈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舞蹈动作的掌握能力等都会有所不同[1]。如果教师选择统一训练的教学方法,将会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学习困难,最终削弱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教学模式
 
高质量的舞蹈教学需要在舞蹈技巧层面体现出舞蹈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精神内涵,促使他们能够将舞蹈动作与精神内涵相融合,达到提升学生舞蹈能力的教学目的。但当前,普通高校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通常使用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模式。通常,根据舞蹈课程的内容设置好相互关联的系统知识章节,初期使学生对知识章节单元做好认知上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保证学生投入学习之中,并及时给予纠正与反馈,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无论是舞蹈的实践课程还是理论课程,普通高校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类似。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前提前制定教学计划,大多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采用动作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会使学生更注重动作模仿和学习,而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后,难以对舞蹈内涵进行思考和感悟。在教师过于统一的模板教学下,学生难以对舞蹈学习提起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厌学的问题出现[2]。致使学生认为舞蹈是一种娱乐方式,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是学会舞蹈。
 
二、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议
 
(一)强调教学中的艺术内涵,合理设置舞蹈教学的课程
 
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合理设置舞蹈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舞蹈的知识体系。从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出发,对舞蹈教学进行优化改革,为高校舞蹈教学发展提供动力。普通高校普遍设置舞蹈学、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表演等四个专业。每个专业的侧重不同,其课程的设置也需要在专业上有所划分。其一,在舞蹈实践课程的设置中,将培养舞蹈风格、舞蹈技术技能的课程与舞台实践的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课程与舞台实践的课程是学生就业的两个方向,即教育与表演。学生根据不同方向进行选择学习,突出教学侧重点。其二,在舞蹈理论课程的设置中,将基础理论课程板块与国家研究生考试动向相结合,将指导实践的理论课程同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高校舞蹈专业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课程设置的基本纲领。其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这需要教师针对舞蹈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将舞蹈艺术内涵与文化内涵融入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对舞蹈文化内涵与艺术内涵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同时,教师要调整好舞蹈技能教学内容和舞蹈内涵教学内容的配比,并合理安排授课速度,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3]。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舞蹈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言传身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需要丰富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充分掌握舞蹈实践课程中的技术技能与不同风格规范后,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地接受学习;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提高学习挑战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所观看到的舞蹈内涵进行思考分析,并对舞蹈进行艺术感悟和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艺术鉴赏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中。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舞蹈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方案,在舞蹈技能学习的同时,提高舞蹈艺术、文化表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舞蹈艺术交流活动,让学生用专业知识对舞蹈语言进行描述,并针对不同的舞蹈种类进行交流和情感、文化交流,以此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三)变革舞蹈教学模式
 
在新形势下,实现舞蹈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对学科认知较为浅薄的阶段,使用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板块的阶段,采取罗杰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直接干涉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再单纯地教授学生基础内容,而是围绕学生所处的真实的、具体的问题展开,让学生进入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此外,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欲望。
 
三、结语
 
当前,高校舞蹈教学愈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在新形势下持续推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发展,实现舞蹈教育发展目标,需要高校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提高舞蹈教学师资力量、强调舞蹈教学中的艺术内涵、创建良好舞蹈教学环境、平衡学生舞蹈基础差异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学生舞蹈综合素质,为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及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渤.新形势教育背景下关于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9,000(021):222-223.
 
[2]王若愚.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000(001):222-223.
 
[3]张姝.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究[J].作家天地,2019,(22):178+182.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