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谈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谈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摘要:高中时期所学的知识逐渐变得系统化、复杂化,物理的探究,也需要在较为坚实的基础上,构建出物理的逻辑、空间思维,去应对物理的难点与要点,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在物理问题当中深入浅出地进行探究探索,摸索物理的规律,找寻物理学习的合适方式,促使学生在物理思考中思维更加灵活,探究物理的根本内涵,而能够自主地化解与吸收知识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探究是对不熟悉的事物一探究竟的过程,物理探究是要学生从基础熟悉的角度出发,对于未知的物理内容进行分析和互动,从而探究出其内涵、感受其奥妙。教师应帮助不同学习层次、学习喜好的学生构建探究的计划,鼓励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时间里实现自我探究,高中阶段更应注意学生是否可自我学习、学生的思维运转是否灵活,帮助学生在探究中扫清前路,促进学生的物理能力提高。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物质教学形式惯于照本宣科,物理中理论的灌输量远远的多于实践、实验、情景模拟等,未创新教学形式之前,教师未关注素质教育时,仍旧对于学生的成绩过分执着,而没有分析成绩背后学生参差不齐的诱因,没有根本上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成绩结果,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问题,导致教师始终不清楚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较为统一化,学生自然有的烂熟于心,有的跟不上课,部分教师始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束缚着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灵活思考,物理问题的探究中思维较为僵硬。
 
1.2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习的压力比较大,学生们在物理复习中经常采取题海战术,也就是不停地做题找出自己的错误,然后去纠正,这个过程不仅枯燥,且学生难以长期坚持,学习中越来越感到苦闷,一些学生由于经常做题,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还总是出现混淆,难以灵活地去辩证题意,反而在不停纠错的路上越走越远,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及时指导,最多也是在学生出错后,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重建思路,同时一概进行题目探究是远远不够的,要学生在题目探索中掌握一定的技巧,不顾此失彼,根本上了解自己的情况,而做出与成绩拔高目的相契合的计划,这样既能够劳逸结合,让学生不至于在学习中压力过大,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入门,感受物理的实用性,避免当代学生成为“书呆子”。
 
2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2.1创建问题情境,探究课件内容
 
物理中有所质疑,自然有所联想,有所顿悟,教师应结合物理的重点,让学生将存疑消化,通过创建问题的情境,将物理以简化繁,课堂上应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通过渗透趣味的引问,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积极地表现自我,从而展开问题下的互动探究。比如,教学“摩擦力”时,学生早已经对摩擦力的概念有所了解,此时问题情境的引入,只需要以旧释疑,让学生从已知的问题出发去构建未知的情境意识,该节课的重点是通过问题让学生理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复杂性,先从摩擦的现象开始讲起,让学生来总结:“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现象,有哪些区别(从干摩擦、湿摩擦的区分来引导)?”而后结合教材中的东北雪橇的例题提出质疑:“物体受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现增大压力的值,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值怎样变化?静摩擦力的方向能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在课件的视频观察下展开探索,问题情境多伴随PPT展开,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利用电子白板演示情境,在演示中提出问题,可聚拢学生的视线,强化学生的参与专注度。
 
2.2合作互动解答,探究难点知识
 
物理中比较有争议性、容易出现混淆的知识点,均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索,这种形式也转换了课堂角色,学生们会自然地走上主体平台,构建一个独立的思维空间,不受教师讲课形式的干预,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牛顿第二定律”,同样以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引入“上节课,同学们探究了什么?利用了什么科学实验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自然地过渡到该节课的重点上,此时学生的表述可能不严密,语言也可能啰嗦而不够清晰,正可以进行补充,让学生们之间彼此补充空白与漏洞,先形成一个自然合作的状态,而后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板书“牛顿第二定律”的主题,引导学生说出表达式,而后合作讨论“表达式中k是什么?数值多少?有无单位?能不能取k=1,并且无单位?能,在什么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深入地挖掘和理解,尤其在后一问题上,学生一开始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应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其定律相关,同时可适当地找寻时机介绍物理学中单位是如何确定的,这就做好了后续问题的铺垫。合作中,教师应提出比较明确的目标,并始终围绕该节课的主题进行,每提出一个问题,都可以在板书主题上增加一笔,构建成一个思维导图的结构,这样最终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图示模型启示,而形成串联,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比较系统化,让学生构建好逻辑物理思维。
 
2.3延伸探索广度,进行物理填充
 
物理学习中,大量的关系式学习,让学生感到疲累,教师可适当地穿插一些小故事、物理的知识背景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对物理学家产生崇拜感,在物理的探索中具有更强的动力。比如,教学“向心力”时,向心力不仅是一个物理的表述语,同时也是一个形容词,教师可通过APP软件搜索向心力小视频,一些民间手工物件,借助向心力这个物理概念,创作出了具有科学性的作品,中间一个木头底座,旁边有一些绳子拴着的小铁球,无论绳子如何转动,小铁球最终都会按照轨迹活动,轨迹路线直指圆心;学生先是被这样的装饰品吸引了,然后自然地感受到了向心力,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而后教师可延伸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有关于向心力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会机械化地去学习物理的定式,还透彻地领会物理的内涵。
 
2.4强化实验教学,展开直观探索
 
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探究探索,有层次地去记忆和理解物理,教师应模拟实验场景,在课堂上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开展实验,并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合作实验,深化记忆,强化联想。比如,教学“重力势能”,所用的实验材料比较简单:铁球(大小、质量均不同)两个、透明玻璃容器、沙子、投影片。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的画面,让学生观察一件物体从高处掉落的画面,而后进行功和能量转换的猜想,接着在实验中进行模拟,课堂上教师展示实验,课后可鼓励学生再次模拟实验,另外若时间和环境允许,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寻一块沙地,让铁球落入沙土中,查看沙土的坑深浅,实验的场景可有所变化,构建轻松的实验探索空间。
 
3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的探索中,教师可构建有趣的探索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思考,不断地消除物理的难点,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物理学习,独立完成物理的任务,提高成绩与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高中物理习题教学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2):31-32.
 
[2]朱青青.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课堂的问题和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4(32):71.
 
[3]宁秀娟.关于高中物理习题教学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0(12):50-51.
 
[4]邵伟红.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习题教学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探究[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3):43-44.
 
[5]凌小金.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8(22):158-159.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