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县域经济建设问题与对策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县域经济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在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异。为了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本文首先从经济基础、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工业城乡二元化三个方面对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从建立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县域经济; 发展路径;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现阶段必须要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入手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导致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与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2016) 》显示, 在400个样本当中, 只有32个样本县域经济总额超越了所属城市的10%, 在百强县中也只有6个县经济增长速度超越了所属城市。根据报告中所提供的数据2016年我国县域经济总体增长速度相对于2015年下降了2.26个百分点。从中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地区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内部结构明显失衡。2015年, 我国城市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0.2:43.5:46.3, 而县域经济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平均比重分别为33.4:23.4:43.2, 从中可以发现, 县域地区在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方面与城市地区相对较为薄弱, 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依然在农业等第一产业当中[2]。二是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程度相对较低。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 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当前阶段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都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集群。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无法充分利用中心城的辐射效应, 只能依赖于自身产业发展,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自身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此外, 还有部分县区因为发展规划问题, 整体产业结构“大而全”, 也无法有效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金融体系不够完善[3]。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县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主要针对于农业生产, 无法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撑。另外, 金融服务种类也相对较为单一, 目前阶段在县域经济体当中金融服务基本还局限在存贷方面, 电子商务、信用卡等现代金融服务在县域经济体中的渗透力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 这就必然导致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梯度较为明显, 我国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中的数据显示, 2016年我国2073个县中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5亿的县有1326个, 占64%,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亿的县有234个, 占11.3%,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有81个, 占3.9%, 从中可以发现,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性,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都相对较为落后;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 占据第一梯度的县人口往往相对较少, 而第三梯度的县人口则明显较多, 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 这种不均衡性更加明显[4]。二是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发展较为迅速,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资源、地理条件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 长期发展较为落后, 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阻力, 因此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2016年昆山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160亿, 而新疆塔克库尔干自治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亿[5]。三是政策扶持力度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县域经济力量一直相对较为薄弱, 因此, 对政策扶持力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尤其是民营经济对政策扶持的依赖性更高, 但是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在政策扶持力度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性。首先, 不同地区贫困县的标准存在着明显差异, 由于区域差异的影响导致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到必要的支撑;其次, 不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导致政策扶持力度之间的差异, 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以第一、第三产业为基础, 而东南沿海地区则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不同产业对扶持政策具有不同的需求, 也会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 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所导致的扶持力度不足最终导致不均衡性明显增大[6]。
 
  3. 工业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特征
 
  城乡一体化需要实现城市地区与县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从现阶段城市经济结构与县域经济结构的差别来看主要在于工业化进程, 即大部分县域经济在工业化进程方面都相对较为滞后, 与城市地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来看,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据的比重较低, 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顶层战略的实施导致我国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依然是以城市地区为主。麦肯锡咨询公司所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报告2016》中的数据显示, 2016年浙江、广东、江苏以及福建四个省份制造业总产值大约为1.62万亿美金, 相比于2015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但是从这四个省份的制造业投资地理空间位置来看, 超过34%的制造业企业位于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 53%的制造业企业位于泉州、苏州、宁波等二线城市, 只有广东省与福建省的部分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企业, 江苏地区只有江阴与昆山两个县级市具有制造业企业。与东部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要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 甘肃、西藏以及内蒙三个省份超过63%的县几乎都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加工企业。从中可以发现,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要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 已经逐渐背离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 聚集产业发展要素, 建立县域经济产业集群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 从产业集群角度入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异,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所在。从我国现阶段已有的发展经验来看, 如何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有着不同的实施路径与发展方式, 各个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的有效实现。但是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是建立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根本方法。产业发展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县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 形成聚拢效应,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最终建立县域经济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要素聚集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自然资源与已有产业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与已有产业是县域经济已经具有的发展条件, 是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县域经济的优势。县域经济需要高度重视自身已有的自然资源与产业, 通过科学规划, 完善发展路径, 实现产业规模的壮大, 最终实现产业集群的实现。同时在进行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 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经济价值, 例如可以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已有产业开发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之上, 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优质投资资源, 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另外,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降低企业贷款门槛, 同时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扶持具有潜力的企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目前阶段县域经济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特征, 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低, 这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县域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都存在着较大的弊端。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转型, 强化第二产业发展。
 
  2. 促进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 超过70%的人口都属于县域人口, 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必然会导致整体发展的不均衡性。针对于当前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明显不均衡现象,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必须要制定对应的发展策略, 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从客观上来说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我国需要长期面临的基本现象, 只有通过长期的发展才能逐渐消除这种不均衡性。目前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制定具有可持续性的长期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优化发展环境, 提升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二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扶持制度。针对于现阶段我国对贫困县的评定指标存在一定缺陷, 从而导致扶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基本现象, 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扶持制度, 实现扶持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 在加强对贫困县扶持力度的同时, 还必须要立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现象, 针对不同产业结构给予不同的扶持方式, 例如, 对于以新型产业为主的县可以给予必要的发展扶持资金, 而对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县则可以给予必要的税收减免以及资金支持。三是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不论是在经济基础还是人才优势方面与中心城市都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根据现阶段已有的发展经验, 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重要因素并不在于缺乏必要的发展条件, 其中没有充分利用中心城的辐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已有的资源与优势, 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 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达到消除城乡差异的根本目的。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转变传统的“城市发展工业, 农村发展农业”的传统思想, 实现城乡工业与农业统筹发展。工业与农业对于区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业是发展的基础, 工业是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县域经济基础的不断完善, 现阶段县域经济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现阶段必须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实现城市工业资源向县域经济的输出, 促进县域经济工业发展, 缩小城乡差异。二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资源配置引导政策, 并对省级政府的资源分配工作进行监督与审查。省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直接领导单位, 需要根据省内实际情况, 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方式, 实现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 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制度与体制创新。实施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较为浩大的系统工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必定会面临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赖于制度与体制的创新才能得以实现。因此, 现阶段实施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勇于创新, 通过体制与制度创新实现发展障碍的有效清除, 最终实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异,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实现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目的。但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需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制定完善的发展政策, 才能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小林, 伏润民, 王婷.地方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来自云南106个县域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 2014, 40 (09) :4-15+37.
  [2]张广胜, 王振华.县域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的测度及决定——基于中国1820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6) :102-112.
  [3]蒋天颖, 华明浩, 张一青.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以浙江为实证[J].经济地理, 2014, 34 (01) :35-41.
  [4]张艳华, 栾贵勤.我国现阶段县域金融供需变化及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发展县域经济视角的制度性思考[J].特区经济, 2008, (10) :142-143.
  [5]程钰, 刘雷, 任建兰, 来逢波.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58-1065.
  [6]徐运红, 王华东, 姚天祥.“两型社会”视角下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J].特区经济, 2011 (02) :84-85.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