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合理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素材的合理应用

教师以生活素材为背景,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在知识理解、实验能力、解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积极效果。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分析了生活素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一、结合生活素材情境教学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往往是传递物理知识的关键素材。教师要利用生活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更加直观、容易的理解物理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入同学们所熟悉的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从自身经历中引发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并由此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并以此学习动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引出物理原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传感器这节课时,就可以寻找生活素材谈论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检测装置,例如楼道中的声控灯,一般白天不亮,晚上人走在楼梯间有响声则会自动亮灯,没有声音则又自动熄灯;洗衣机中的水位传感器,脏污程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搜集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洗衣机就会自动清洗;开冰箱门时亮灯、关闭时灯灭是因为有门控传感器控制;体重秤受压力传感器控制而显示重量。教师要鼓励学生探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将物理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及传感器灵敏度高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温敏电阻,压敏电阻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感器原理的理解,也实现了知识转向实践的深层应用。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首先减轻了学生对理解物理概念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很丰富,教师应选取代表性和教育性的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理解认知相符。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引入生活化素材,改善课程内容,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寻找简易生活物品进行实验
 
物理的学习以实验为主。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融入生活中的物理实验,组织同学们动手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磁铁、硬币、毛巾等设计摩擦力等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同时提出科学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引起实验结果不同的原理所在。在生活化的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合作学习,在实验中试错,并做出经验总结,从而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整体全面提升物理素养。例如,电磁感应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摇绳发电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条长电线,然后绕10圈,两端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的两极,紧密连接形成闭合环路。让学生摇动电线,观察灵敏电流计中电流的产生,并判断电流的流向。随着摇动速度的增快,电流计的示数也在增大。而停止摇动时,电流也随之消失。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中蕴藏的原理:电线的运动实际上在切割磁感线,从而有感应电流的产生,且摇动速度越快电流越大。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应用到电磁感应原理的设备,如电磁炉,变压器,发电机,电磁感应灯等。并且鼓励学生多利用生活素材,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制作物理实验道具,重现科学家的物理实验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实验原理的教学结束后,可以辅助加入一些实验的演示,或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科学是来源于实验的,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有意识的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到学习的物理知识,得到知识的获得感。
 
三、习题中引入生活素材
 
学生仅凭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还只是浅薄的理解,达不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作为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将生活实例编入物理习题之中,简化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更多解题技巧,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源于生活,学生在解题中丰富生活经历,同时也举一反三,学会利用其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这节课时,会接触到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历多次这样的现象。比如,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人会感到脚底压力增大,即为超重现象,教师可以以此现象引入习题。如在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人对电梯的压力与其体重的关系为?站在台称上的人,猛然下蹲,则称的示数与他的体重关系是什么?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拥有惯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如公交车急刹车,人会向前倾;抛出的球在空中飞行。由此引入习题。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大球和小球一起随车运动,当突然停止或加速运动,两球是否相撞?两球的惯性是否相同?通过这种方式,将生活、教学、练习充分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其对知识学会理解与应用,通过生活化的习题,探究蕴含在其中的原理所在。将习题生活化,就是将问题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来,然后辅助以理论证实,从而从一个问题归纳为一类问题,推理出变化的题型下原理的本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实现了质的转变,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利用多媒体有利于设立生活化教学的情境。高中物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产生视听结合的效果。生活情景往往是动态的,学生在幻灯片播放的动态情景中更容易带入思绪,使物理原理更生活化。例如平抛运动一课的学习中,可以播放生活中人们抛物的动画,如射箭、抛铅球。在动画的演示中,学生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可以计算物体运动速度,物体飞行时间。教师可以一个场景,当飞行员在高空抛掷救援物资时,预抛距离如何计算?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教师将结果输入到电脑程序中,绘出动画。在课堂中同学们就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借助多媒体工具,可视化的呈现出了平抛运动的效果,再加上生活化的场景,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体会物理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更深刻。高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搜集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并且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科技的结合,了解到物理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基于课程内容的教学,以生活素材为教学工具,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贴近生活,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更使课堂趣味化、生动化,而且使单调的物理知识化为生动的画面,带给学生吸引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物理现象看到本质,在理解物理原理的同时,找到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方法,进而让学生自主探索,实现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