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高级经济师职称发展绿色经济论文发表范文

高级经济师职称发展绿色经济论文发表范文

  摘要: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发表论文,要在国家级、核心级经济期刊投稿。本文发表在《农业经济问题》上,是经济师评高级职称发表论文范文。文章从近些年我国生态危机四处肆虐及东西中部地区间的GDP、产业结构等发展差距论述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分析这些差距,使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供高级经济师职称论文发表参考。

  关键词:高级职称,经济师,绿色经济,论文范文

  一、发展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绿色经济”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在其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来的。作为新兴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绿色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各国的热烈追捧,不过有关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本文认为:绿色经济是以人类的幸福生活为最终发展目标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生态自身循环的有机结合的现代生态经济;是应对当前世界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金融危机这两个重大挑战的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的显著特点在于环境资源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球所能提供的资源量和环境容纳生产废弃物的限度为硬指标,一旦超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自然将会以“悄然层累的方式”集聚能量,最终足以使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重归寂静。这是因为:一是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经济系统只是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的速度必须与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经济生产从以原材料输入作为开端经过交换,流通到最后产品被消耗产生废弃物为一个流程。但整个流程都少不了要和地球环境资源系统的再生和可吸收进行交换。为此绿色经济发展规模绝对不能超出地球生态环境资源系统的容纳范围。二是生态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当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和自然环境所能容纳排放废弃物的范围内,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就能相互出促进。反之,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出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程度,必将导致生态困境与危机。这是由于自然自然的再生和人类所批发的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降解、吸收和转化的总量及单位时间有效降解转化量都是有一定极限的。

  2发展绿色经济的意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等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考验这世界经济是否能可持续发展,考验这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又以高频率和破坏力强对人类频频发出警告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出了一项“绿色经济计划”,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新概念。紧接着,在4月初又发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的报告,呼吁各国领导人实行绿色新政,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不仅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即使印度、巴西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开展了绿色经济政策研究。美国一改昔日对环境保护所持的消极态度,为了重树自身的外交形象,奥巴马政府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

  可见,绿色经济不仅是世界各国摆脱当前金融危机困境的应急对策,而且有望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在全球发起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发明和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中应有之义,为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必然会带来新的产业革命,其规模之大,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所罕见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原因

  1自然条件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直接导致了人口分布的不合理性。而中西部的地形是属于则封闭式的,其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生存条件差,气候也比较差,并且其离亚太区域的经济中心更是比较的远,所以说,光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自身的原因,难以招来外资,是没有办法形成生产力的。

  2历史因素

  历史上,西部就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是最先发展起来,而后慢慢向四周扩延的。在古代史上,西部就比较落后。到了近代,由于东部地区受到西方商业文明的影响而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慢的多,就显得越来越落后。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唐宋以来的西部社会经济衰落和东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正是体现这一种趋势。西部地区地貌复杂多山,在农业社会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土地资源不足,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社会经济的落后。

  3环境影响

  西部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相对来说,西部许多地方是穷山恶水,平原较少。这,在农业社会,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对商业社会而言,大山大河也阻碍了交通。这也不利于商业的发展。而且,交通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文化交流的进行。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给予东部地区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建立经济特区等等,这些倾斜的政策让东部迅速的发展壮大了起来。只有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有计划的开发西部。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的对策

  1国家的政策干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开放性的政策都是成功的,三沿(沿海、沿江、沿边)对外的开放等。这些政策的实践证明了,我国东西中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政府还通过宏观的调控措施,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投资,扶持落后的经济地区,从而达到地区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2加强东西部的合作

  多年来,西部千方百计为投资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践证明,东西部优势互补,是企业行为的自主选择,更是政策效应之所必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相当的成功的,但是还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说,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化的问题,全球经济化使得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利益的角逐更深进入白热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凭借着自身的综合实力优势占据着有利的空间,而相对落后的西部,由于其经济比较薄弱等原因,会使自己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现在的市场对技术,质量等方面要求都是比较高,这样的情况下西部所承受的竞争压力与风险就更大了。

  3突出地区优势

  我国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政策干预等原因,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东西经济差距比较大。充分发挥东部的优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东部地区较西部而言有以下的优势;

  (1)市场优势:东部地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其市场的程度较高,从而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为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金融的优势: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中,金融是必不可少的,东部由于人们的金融意识比较浓,市场市场也比较多,资金充足,金融体系较完善,这些都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人才与技术的优势:技术是现代化的动力,人才是现代化的核心,人才与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东部地区在研究和开发经费上所花费的要远远超过西部,这使得东部能够由以往的传统产业改造为高新科技技术,从而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2]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

  [3]刘建军,张祥建.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5.

  [4]魏后凯.中国市场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差距社会影响与政策调整[J].开发研究.2007,4.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