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浅议

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浅议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和社会对各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形成综合素养的重要立足点,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与建立健全人格。因此,对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路径进行探究,对学生的品格、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作用,并对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舞蹈教学;美育渗透;路径探析
 
美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认识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学心理以及美学素养为目标。舞蹈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自普及以来,就与音乐、舞蹈以及诗歌等艺术相结合,美育的作用也逐步凸显出来,其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重要的思想文化。时至今日,美育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得舞蹈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呈现出传播美、创造美的直观教学模式。[1]因此,对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路径进行探析于高校艺术教学的有效开展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美育”的基本内涵
 
美育(aestheticeducation),全称为美感教育,最早出现于1793年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指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有广义与狭意两层含义。狭义的美育,是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对学生审美观念以及美学素养的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指的是将美学原则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美育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因而受到很多高校的欢迎与广大师生的青睐。
 
二、舞蹈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人体行为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还可以一定程度地塑造学生的形体,使学生在发现美与感受美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而创造美,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实践能力。
 
(一)塑造学生的形体美
 
在学生的美感教育中,形体美的塑造是最为表面与直接的。对于新世纪的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形体是学生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的重要体现。优美的形体可以使学生的外表显得朝气蓬勃,富有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而舞蹈实践本身就是科学、合理地运用身体的健美手段,引导学生达到舞蹈艺术所要求的规范与标准,并使之经过长期的训练,展现出良好的体态以及高雅的气质,从而实现纠正学生不良坐姿、站姿,对学生的形体进行塑造的初衷。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学生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德育的同时,审美观念的培养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忽视。使学生拥有欣赏美以及发现美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审美的原则,把握世界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懂得两者之间关系是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群体习俗、群体信仰、群体生活环境的变迁所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及群体性。舞蹈艺术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种类,与人们的群体见闻及思想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舞蹈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把握并深入领会不同种类的舞蹈风格,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舞蹈的审美方式,及其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念,由此完善学生对文化艺术的认知。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高校的美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高等教育题中之义。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生个体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因而其所创造出来的美也会各不相同,在上述情况下,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各自不同的经验,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而创造出不同形式的美感,教师则需要在每一代青年身上发掘其不同的审美潜质。舞蹈教学本身就是具备创造力的一环,学生在吸收掌握了不同种类的舞蹈风格之后,进而对舞蹈动作甚至舞蹈作品进行创作,教师在讲授舞蹈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的能力,启发学生最终形成自身的舞蹈风格。
 
三、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基本路径
 
(一)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渗透
 
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审美的思想以及审美的观念。教学者需要传授美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于不同种类的舞蹈艺术风格各异,学生了解与学习舞蹈时,首先应该具备审美的意识,即需要“带有美的情怀去跳舞”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舞蹈时的审美意识,教师需要在讲课之前,让学生对不同的舞蹈美产生审美兴趣,并使其领悟、热爱不同的舞蹈美的艺术风格,同时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热爱舞蹈艺术美进一步掌握其形成机制,促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内在美。
 
(二)舞蹈教学中审美规范的渗透
 
舞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美感教育时,要求学生在舞蹈过程中感受美,首先需要引导学生领悟什么是美。不同种类的舞蹈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不同的舞蹈风格同时也就有了不同的舞蹈审美规范。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通过展示作品、讲授等形式引领学生了解舞蹈审美规范,带领学生领会不同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了解其审美规范形成的背景。使学生能够掌握外在美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及内在美存在的外在动力,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舞蹈美以及生活美的理解。
 
(三)舞蹈教学中审美发现能力的培养
 
基于美育的舞蹈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动作传授与文化传播这两种向度上。一方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育的熏陶,教学者有必要使学生成为感受美的最佳体验者。另一个重要方向则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艺术中主动地发现美。因为学生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学者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欣赏美的能力。因而美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舞蹈动作的排练之中,也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舞蹈剧目的表现之中,而是需要学生能够在具备审美兴趣与知晓审美规范的前提下,发现舞蹈艺术乃至其他艺术以及生活中各方面值得欣赏的事物所蕴含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需要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可以用来创造艺术美的生活之美,使之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与维度,寻找和感受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人文关怀、情感,并从中主动发现美之所在。
 
(四)舞蹈教学中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普及推广以来,高校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关注,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探索美育渗透的路径并做到因材施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品格的养成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舞蹈的精髓与魅力,并对具有不同基础、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具备了认识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之后,最终的目的则是要求学生可以创造出风格不同的艺术美。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风格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与展现学生的智慧、情感以及思想。高校舞蹈课程中的创编课程设置则给接受美育的学生创造美提供了机会与技术支撑,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与了解如何去创造美,从而通过创造美实现自身内在美的外在显现。
 
(五)舞蹈教学中兼顾内在美与外在美
 
风格即人,是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提出的观点。每个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信仰、习俗、经历,其各自所能感受到的美各不相同,所领悟与传达出的美也存在差异。源于每个个体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显现以及两者之间的统一形式各不相同。在舞蹈教学中,美育还体现在使学生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协调,即使得两者相统一。师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不仅要完成准确的肢体动作,还需要将舞蹈中所蕴含的肢体语言以及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进而呈现出完整的演绎形式。另外,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艺术内涵,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灵魂,避免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舞蹈动作进行生搬硬套。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辅助手段实现美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发现源于舞蹈动作的艺术美,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舞蹈动作的创作,提升其创造美的能力,并借助灵活的艺术形式,使美育渗透到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最终帮助学生感受舞蹈表演中的艺术情感与思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在舞蹈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已经受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美育渗透到舞蹈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舞蹈学习的质量,还会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形体的塑造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在进行美育渗透时,教师要将美育思想与舞蹈形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美学素养的提升,真正实现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初衷。教师需要通过美育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进一步将其培养成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