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高流量氧疗联合系统化护理在撤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流量氧疗联合系统化护理在撤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联合系统化护理在撤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面罩湿化吸氧,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高流量氧疗及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呼吸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撤机48 h,试验组患者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撤机48 h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次数、48 h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舒适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辅以系统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成功撤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改善呼吸相关指标,减少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次数,提升患者的舒适性,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成功撤机;高流量氧疗;
 
机械通气是使用机械装置控制、改变或代替自主呼吸运动的通气方式,是现阶段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维持重症患者的气道通畅,保证机体氧气供应[1]。在重症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且符合撤离机械通气指征时,需要逐渐撤离通气支持[2]。对于撤离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需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及多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呼吸系统功能[3]。高流量氧疗是撤离机械通气后防止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通过加湿、加温的高流量吸氧模式避免重症患者撤机困难,降低再插管率[4]。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流量氧疗联合系统化护理在撤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1~72岁,平均(54.72±4.11)岁;机械通气时间4~7 d,平均(5.62±0.48)d;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9~14分,平均(12.17±1.05)分。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0~72岁,平均(54.66±4.14)岁;机械通气时间4~7d,平均(5.60±0.51)d;APACHEⅡ评分9~14分,平均(12.09±1.02)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5]中的撤机标准;(2)均为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3)血流动力学稳定。
排除标准:(1)二氧化碳分压>50 mm Hg,需紧急行气管插管者;(2)存在氧疗禁忌证者;(3)研究中途因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不良事件退出者。
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面罩湿化吸氧,吸入氧气浓度为45%~55%,氧气流量为6~8 L/min,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频率、血压等变化,进行健康宣讲,告知患者撤机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使患者明确撤机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克服心理障碍,做好营养干预,维持患者高分解状态下的正常机能,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试验组接受高流量氧疗,采用德尔格Savina 300呼吸机进行湿化吸氧,氧浓度为30%~50%,氧流量为40~60 L/min,温度为37℃。实施系统化护理。(1)氧疗护理:护理人员需安装文丘里空氧混合阀,仔细检查接口的密封性,避免管道出现漏气现象。初始阶段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使用30 min后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倾听患者主诉,若患者鼻部不适,需要及时下调气体流量,避免对鼻腔、气道造成损伤。定期对湿化罐进行消毒与清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血流动力学选择适宜的氧气流量及浓度。密切观察湿化液存量并及时补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加热管道,保证患者体位高于管道的最低端,及时倾倒管道内的冷凝水。停止使用氧疗仪时应先关机或下调气体流量,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进行叩背,促使呼吸道内痰液排出。(2)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高流量氧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出现抵触心理,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积极性的语言激励患者,调动患者积极情绪,消除恐惧、担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治疗信心。(3)情感支持:与患者沟通时可通过肢体接触增加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满足患者被关注、被重视的情感需求。指导家属在探视期间鼓励患者,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在非探视期间也可以通过微信或口头方式帮助患者与家属沟通,减少患者的孤独感。(4)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呼吸肌锻炼方案,向患者普及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及必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次数、活动强度及锻炼时间。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改变不良的呼吸习惯,逐步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
观察指标:(1)气道湿化效果:a.湿化满意:患者呼吸通畅,分泌物稀薄,气管内无痰栓;b.湿化过度:患者烦躁不安,气道阻力增加,咳嗽加重,呼吸频率增加;c.湿化不足:患者痰液黏稠,吸气困难,气道有干鸣音[6]。(2)呼吸相关指标: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3)临床指标: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次数、舒适性、撤机后住院时间、48 h再插管率。舒适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评分0~1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舒适性越高[7]。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4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呼吸相关指标比较:撤机24 h,两组患者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48 h,试验组患者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撤机24 h比较,*P<0.05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次数、48 h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舒适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讨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肺压力-容量关系,纠正呼吸衰竭,明显改善机体正常呼吸生理,影响其血流动力学,但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尽早拔管脱机[8]。在重症患者拔管后需积极采取有效氧疗,以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
系统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规范化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实施全面化、系统性的护理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患者身心健康。高流量氧疗是新型的呼吸支持技术,能够通过闭塞导管将恒定高流量氧气输送给患者,改善患者换气及部分通气功能,通过湿化、加热方式促进气道纤毛运动,促使气道分泌物排出,减少对正常呼吸的感染,能够改善氧合指数,减少二氧化碳重吸收,增加气体交换及呼气末气道压力,减少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通气,减小气道阻力,避免肺泡塌陷,降低肺不张发生率,对改善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具有积极作用[9]。高流量氧疗可有效保障重症患者呼吸通畅,改善气道湿化效果,减轻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提升患者的氧合情况,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患者撤机后的吸痰次数,辅以系统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舒适性。
综上所述,高流量氧疗辅以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撤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相关指标,减少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杨卓,张露,黄钲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进展[J] .华西医学2020,35(11):1386-1390.
[2]李英华笪应芬,张静,等基于超声数据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呼吸机撤离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32(9):620-626.
[3]吴芳,梁建爱罗丽秋.高流量氧疗仪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116-118.
[4]王永进,徐海涛经鼻高流量氧疗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 2018,31(7):110-116.
[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2):65-72.
[6]查丽丽,姜惠娟,周蓉珏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3).355-357.
[7]曹丽,胡露红,韩秀娟,等.V-VECMO联合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2):145-149.
[8]孙丽,包明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技术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19):3887-3891.
[9]牛亚芳,种萌马鑫,等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危重症患者中成功应用的早期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2 42(7):553-560.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