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效果观察

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2月金庭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0例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消毒合格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环境采用结果、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消毒检测达标率。结果:试验组感染控制、环境管理、消毒处理、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消毒合格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室空气合格率、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透析用水合格率、透析液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消毒检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不良事件;
 
血液净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肾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能够代替肾脏功能,排除血液中多余的水分、产生的杂质等[1]。因此,保证血液净化治疗效果非常重要,而加强血液净化护理管理是保证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的关键。临床上将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引入到护理中,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消除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2月金庭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0例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男6例,女4例;年龄36~81岁,平均(51.55±1.73)岁;病程1~9年,平均(5.44±0.34)年;尿毒症6例,慢性肾衰竭3例,其他1例。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41~68岁,平均(50.48±1.77)岁;病程1.5~8.5年,平均(5.37±0.38)年;尿毒症7例,慢性肾衰竭2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2)患者对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年龄>18岁;(4)患者可以配合完成整个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净化禁忌证;(2)合并恶性肿瘤;(3)存在精神障碍;(4)临床资料缺失。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介绍关于血液净化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室周围环境,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和不适感。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免病情变化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试验组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1)完善医院血液净化护理制度。要求医院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相关标准,制定符合医院情况的血液净化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包括血液净化工作制度、病理管理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等,保证相关规章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质量管理人员、各个区域的责任组长、护士长等组成,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求所有小组成员了解质量控制管理理念和相关操作方式。同时由护士长对责任护士进行培训,各个区域的组长负责区域中护理工作的管理以及相关考核,质量管理人员则需要将相关管理制度有效落实。(3)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养等,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净化操作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当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记录、上报,并且做好相关处理。(4)感染控制管理。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管理方案,在患者完成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所有的医疗器械、外部环境等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出现血液污染,还需要及时清洗、擦拭和消毒。医院的血液净化室需要采取分区管理制度,以免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根据医院护理质量评定考核标准测定,包括感染控制、环境管理、消毒处理、实践操作等,每个部分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2)观察两组消毒合格情况评分,以医院自制的消毒合格评分标准测定,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消毒效果越好。(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以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护理依从性问卷调查表测定,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越高。(4)观察两组环境采用结果合格率,根据医院针对环境采用结果合格率的评定标准测定,包括治疗室空气合格率、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透析用水合格率、透析液合格率等[2]。(5)感染发生率。(6)热源反应发生率。(7)消毒检测达标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运用SPSS 3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感染控制、环境管理、消毒处理、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消毒合格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试验组消毒合格情况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消毒合格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环境采用结果合格率比较:试验组治疗室空气合格率、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透析用水合格率、透析液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环境采用结果合格率比较[n(%)]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消毒检测达标率比较:试验组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消毒检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消毒检测达标率比较[n(%)]
讨论
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血液净化,可以及时将血压中的多余物质去除,从而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3]。因此,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保证血液净化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患者在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期间,还需要加强护理干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在接受血液净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质量控制护理管理属于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质量控制护理中更加重视护理质量的控制,包括护理相关规章制度、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操作等多个方面[4]。医院在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时,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医院当前的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关注护理人员的培训,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巧与无菌操作意识,更好地保证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患者,其感染控制、环境管理、消毒处理、实践操作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消毒合格情况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均明显更高,治疗室空气合格率、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透析用水合格率、透析液合格率、消毒检测达标率等均明显更高,感染发生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由此可见,质量控制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消毒合格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环境质量。该研究结果与李和利[5]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中相关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倩,杨娜,张秦香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4(9):186-188.
[2]吴淑芳.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32-1733.
[3]鲍利.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 2020,7(3):206-207.
[4]杨书宏.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人人健康, 2019(19):6.
[5]李和利.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9,16(24):156-158.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